欢迎您光临:寰宇邮缘——石油专题集邮网。

邮票上的科威特石油石化产业

时间:2005-09-17 07:47:53作者:admin来源:本站访问量:2345+377当前位置:首页>>专题邮文>>专题文章

科威特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原油产量在世界前十名内。据世界银行评估,科威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石油收入占了科威特全国总收入的90%以上。科威特自己发行的首套13枚邮票中就有4枚是石油内容的邮票,分别是面值50派士(当时使用印度货币,1卢比=100派士)的原油管线(图一)、面值1卢比的钻井井架(图二)、面值2卢比的背景为钻井井架(图三)和面值10卢比的布尔甘(Burgan)油田设施(图四)。可见,石油在科威特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科威特发行过与石油石化内容相关的邮票就有20套之多。发现石油前,科威特人的生活方式主要以捕鱼、采珍珠、放牧等为主。科威特早期的石油勘探都是由外国公司进行的。1934年科威特石油公司(KOC)成立,海湾石油公司(现雪佛龙公司)和安哥勒-波斯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的前身)各持有一半的股权。科威特石油公司随即展开了石油勘探工作。1936年先在科威特北部的巴哈拉(Bahrah)油田打了第一口探井,效果不好。1937年10月16日又在科威特南部的布尔甘油田开钻。1938年2月23日在布尔甘油田BG-1-IM油井内喷出了石油,这标志着在科威特找到了石油。布尔甘油田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日子,科威特于1968年2月23日发行了一套2枚邮票,纪念科威特发现石油30周年。图案均为井架、地层剖面和科威特地图,面值分别为10菲、20菲(图五)。科威特的石油勘探与开发工作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暂时终止,直到战后的1945年才得以恢复。科威特的石油工业发展很快,到1946年6月30日科威特的第一船原油就外运出口了。当时的萨巴赫国王亲自出席了首船原油外运仪式并亲手转动了银色的阀门手轮,把外运的原油装上了容量12,000吨的英国Fusilier油轮。科威特于1966年6月30日发行了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20菲、45菲的邮票,主题是纪念科威特首船原油外运20周年,图案均为萨巴赫国王头像和英国Fusilier油轮(图六)。

    随着新油田的不断发现和开发,石油石化设施也不断兴建,石油石化业务不断拓展。在注重上游石油产品勘探开采的同时科威特还十分重视下游石化产品的生产加工。科威特相继在艾哈迈迪、舒艾巴等几个港口建起了炼油厂,自己炼油,提高原油的产品附加值,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1967年2月19日科威特发行了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8菲、20菲的同图案邮票纪念科威特化肥厂投产(图七)。1968年11月18日科威特发行了一套4枚面值分别为10菲、20菲、30菲和45菲的同图案邮票纪念舒艾巴炼油厂投产(图八)。到1975年3月,科威特政府收回了科威特石油公司的全部产权。1980年由埃米尔下令成立了科威特石油总公司(KPC)。科威特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多个子公司分工各有侧重。科威特石油公司负责科威特境内路上海洋原油天然气和其他烃类的勘探和开发。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NPC)负责科威特境内液化石油气和成品油市场的管理。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负责化肥和石化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科威特油轮公司(KOTC)负责原油、成品油及液化石油气向世界各地的运输。科威特以其雄厚的财力不但管理着科威特国内的石油石化产业,而且还向海外的石油石化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了管理好海外的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4月成立了科威特海外石油勘探公司(KUFPEC)。为了管理好科威特石油总公司在欧洲的下游产品,1982年成立了科威特国际石油有限公司(KPI)。圣塔菲国际公司(SFIC)则侧重于世界范围的钻井勘探。1987年3月科威特石油总公司还买下了科威特民航燃油公司(KAFCO)。各子公司在科威特石油总公司的组织协调下,实现了从生产到提炼、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过程,从而保证了从生产到出口的市场。

    纵观科威特这些石油公司,唯有科威特石油公司是历史最长,而且是对科威特石油石化产业贡献最大的。为此1984年12月24日科威特发行了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30菲、80菲的邮票以纪念科威特石油公司成立50周年,图案均是科威特石油公司的微志和卫星(图九)。

    科威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3个成员国之一。科威特还是1968年1月9日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3个创始国之一。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现已发展到10个国家,总部就设在科威特。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原则目标都是协调统一石油政策,确定最佳的保护利益,寻求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稳定。为纪念石油输出国组织,科威特曾先后3次发行邮票。1980年9月16日发行一套2枚面值30菲、80菲邮票,图案均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微志和地球,纪念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20周年。1985年9月1日发行一套2枚面值30菲、80菲邮票,图案均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微志和地球,纪念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25周年(图十)。1991年10月7日发行一套3枚面值25菲、50菲和150菲邮票,图案均是地球和阿拉伯数字“30”,纪念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30周年(图十一)。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侵占了科威特。科威特的石油石化产业因此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打击。26座集油站有8座被完全炸毁,18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油罐、炼油厂、气体加压站、外输泵站及炼油化工装置等石油石化生产设施几乎瘫痪。油井被炸毁,原油溢出,在油田内形成了许多黑色的油湖。几百口油井燃起了熊熊大火,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1991年2月26日多国部队解放了科威特。尽快扑灭几百口油井大火就成了战后科威特恢复石油石化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自1991年3月31日起,来自21个国家的灭火队投入了扑灭科威特油井大火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灭火队从1991年8月31日起用了47天的时间扑灭了10口油井大火。其中包括灭火难度很大的油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到1991年11月6日最后一口油井BG-118扑灭为止,总共扑灭了科威特油田内654口油井大火。为纪念这一事件,科威特于1992年11月16日发行了主题为纪念油井大火扑灭一周年的邮票,一套4枚,面值分别为25菲、50菲、150菲和250菲,图案表现了扑灭油井大火的过程(图十二)。油井大火扑灭后,面对千疮百孔的石油石化生产设施科威特人不等不靠,实施了AL-TAMEER和AL-AWDA两项工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两项工程实施下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1年7月27日战后的第一船原油就外运出口了。1991年9月14日在MAQWA油田恢复了钻井。1992年9月24日从油湖内收集的第一船原油也外运出口了。1993年2月25日科威特的原油生产能力已恢复到每天200万桶。1994年10月97%的油湖已清理。1995年10月18日在KARA'AAL-MARU油田一号区发现了新油藏。两项工程共有423口井完钻,新铺管线2500公里,修复了2座气体加压站,3座炼油厂,3座外输泵站,18台储油罐,储油能力达800万桶。新建油区道路400公里,17座集油站恢复了生产。1996年6月30日是科威特首船原油外运50周年的纪念日,科威特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发行了一套3枚邮票和首日封(图十三)。

 


【声明】本站所刊载的资料除了声明作者外,其他的都来自于网络,旨在促进信息传播。若有文章出现侵权,请直接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本站原创文章谢绝转载,确实需要转载的请联系本站授权。非则属违规,本站有权保持追诉权利】

上一篇:有趣的四国同图石油邮票

下一篇:方寸世界的“老石油”情缘

专题文章本月排行

专题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