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组专题邮集时,往往会碰到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的问题,前者很好理解,而对于集邮知识来说,许多集邮者不知所云;邮集参展后,评审员给的评语也是专题知识尚好,而缺乏集邮知识。根据评审员所讲的集邮知识不是所谓的什么票或者封之类的简单的知识。
这个问题常常挂在每个集邮者、邮集作者甚至评审员们嘴边,要用邮品充分展示你的专题和集邮知识。
那么集邮知识究竟是什么呢?
按照FIP评审规则上集邮知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a、一般集邮知识;b、专门集邮知识、c、集邮重要性。基于这三点,我认为你所选专题的世界或某个国家第一枚关于该专题的邮票,这应算是集邮知识,因为每个评审员不可能精通所有专题的集邮知识,不可能掌握世界上的许多第一。比如不使用花纸头或损坏的邮票;不恰当地使用极限片;不使用盖销品;不使用邮资图剪下当作邮资使用的邮政用品(特殊情况例外)等这些基本的集邮知识。
这是一个1999年10月19日寄出的德国埃森本埠邮件,上贴有1997年发行的“在交通上为了孩子更的安全”邮票,看上去没有任何知识可言,年代又如此的近。然而它却隐藏着一个的集邮知识,这个封还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你集邮知识的素材呢!
这个封上箭头所指,从实物看上是一连票,然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变体邮品,当中并不是过桥票,而是未裁切的变体票,你能把这一点讲出就是集邮知识。这枚实寄封就可用在汽车和儿童专题里,你如果好好讲讲,就能充分展示你的集邮知识哟!
当你展示一枚邮资片时,能讲讲为什么上面为什么多贴了邮票?邮资的变化还是格式邮品?邮资变化时间?你要详尽讲述其中的为什么?进而再讲清楚上面的每个邮戳以及邮路等等;当你展示一枚票多种不同齿孔,可以在邮票下方注明齿孔度;邮票各种变体产生的原因;
集邮重要性要通过极具集邮意义的邮品来评价,但并非指的都是很珍罕的邮品。
邮票变体产生的原因的讲述;
仅存几枚这也是经过集邮研究才能得出的结论,不能是集邮者自己武断地说法;
母模印样与正式发行的邮票之间的差异;
封上的邮戳仅在某个地方使用了某段时间;
利用邮品上的集邮知识来讲述专题知识,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创新”。
上下世界颠倒后的结果:澳大利西亚的黑天鹅成了欧洲的疣鼻白天鹅。(这就是充分利用邮品来讲述故事,而且绝对不生硬,不牵强附会。)
直观不能看出的素材,您介绍了其中的集邮知识;
同一图案的邮票面值不同而刷色不同,或者几个国家使用,只是加盖不同;
战争税票在某个时间段经过批准用于邮政充当邮资(税票当作邮票使用);
通过同一枚邮票印版印样的不同而讲述专题故事;
挂号签条上的文字与专题有关信息的介绍;